黄茅海跨海通道有哪些意义?

导语 11月25日备受关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过交工验收了,标志着这座历经一年半前期筹备四年艰苦建设的国家级重点跨海通道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即将在今年12月正式“上岗”,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一座新黄金海上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有哪些意义?

  一桥飞架黄茅海,将会带来怎样的格局改变?

  把视角看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深中通道完成了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缩短了时空距离,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畅通。途经中开高速连通深中通道,江门最快可在一小时内直达深圳机场。

  向南,大湾区另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串联起香港、澳门、珠海,运营6年至今,已成为港澳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大型纽带”。如今,即将建成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从地图上看像是一座“缩小版”的港珠澳大桥,成为港珠澳大桥向西辐射的延伸。

  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是第一条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那么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承东启西”,成为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个突破口,与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这意味着,深中通道与黄茅海跨海通道一东一南,成为补齐珠江西岸加速融湾的超级拼图,珠江东西两岸在更加深度紧密的协作中,将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加快向珠江口西岸延伸,促进大湾区发展更加均衡,加速一体化进程。

  黄茅海跨海通道,打开了珠江西岸融湾的新格局,同样,也让江门站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去年12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所辖行政区域,被规划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格局来看,黄茅海跨海通道直接连接珠海和江门,向西可辐射阳江,使得江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黄茅海跨海通道一方面与深中通道等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将加快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它使得江门成为大湾区发展效应完整辐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拼图——向东“牵手”珠海融湾,向西“拉近”阳江融圈,让大湾区影响力进一步向西延伸。

  大广海湾走向“台前”

  黄茅海跨海通道带来的大湾区发展新格局,江门不仅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节点,更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

  黄茅海跨海通道连通江门所在处,是规划面积3240平方公里的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省级新区,相当于1.6个深圳,开发强度不到6%,有着无可替代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这也是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其中一篇“重要文章”。

  “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地图上看,黄茅海跨海通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向延伸项目,直接打通了大广海湾经济区的“生命线”,实现从湾区“大后方”到合作“桥头堡”的华丽转身。

  黄茅海跨海通道让大广海湾经济区走向“台前”,不仅是到了兑现大广海湾潜力的时候,对于大湾区来说,或许也将诞生一个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

  放眼整个大湾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国家部署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从战略定位上看各有侧重,横琴着眼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前海着眼支持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南沙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河套则突出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

  在大湾区一体化提速的大背景下,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让大广海湾经济区空间广阔、成本优廉等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对东岸城市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将显著增强,有望更深度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分工循环,为大湾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经济纵深。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珠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黄茅海】可获黄茅海跨海通道最新消息,起点和终点,收费标准,项目简介,通车意义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